您好!博飞美科试剂欢迎您! 400-608-7598
发布日期:2025/3/27 11:35:00

产品名称:4-(甲基硫)苯基硫异氰酸酯,98%

中文别名: 4-甲基硫代苯基异硫氰酸酯;4-甲基硫代苯基硫代异氰酸酯;4-甲基硫代异硫氰酸苯酯;6-甲基-2-(甲胺基)烟酸;4-(甲硫基)苯基异硫氰酸酯;4-甲基硫代苯基硫代异氰酸酯,97%

英文名称: 4-(METHYLTHIO)PHENYL ISOTHIOCYANATE

英文别名: 4-(METHYLTHIO)PHENYL ISOTHIOCYANATE;1-Isothiocyanato-4-(methylsulfanyl)benzene;4-(METHYLSULFANYL)PHENYL ISOTHIOCYANATE;1-isothiocyanato-4-methylsulfanylbenzene;4-Methylthiophenylisothiocyanate;4-(Methylthio)phenyl isothiocyate, 98%;4-(Methylthio)phenyl isothiocyanate 98%;4-(Methylthio)phenyl isothiocyanate,98%

品牌: PERFEMIKER

CAS号: 15863-41-9

分子式: C8NS2H7

分子量: 181.28

纯度:98%

一、有机合成与化学修饰

硫代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合成
该化合物(CAS: 15863-41-9,分子式C₈H₇NS₂)是硫代异氰酸酯的衍生物,常用于有机合成中作为硫代异氰酸酯基团供体。例如,通过与胺类或醇类化合物反应生成硫脲或硫代氨基甲酸酯类产物,广泛应用于药物中间体及功能材料的修饰。
研究目标:开发高效、选择性反应路径(如点击化学),优化反应条件以提升产率(当前沸点127-128°C/1mmHg,需控制高温条件下的副反应)。

高分子材料改性
硫代异氰酸酯基团可与聚合物中的氨基或羟基反应,用于制备交联型高分子材料(如聚氨酯、环氧树脂等),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或耐化学性。
研究目标:探索其在智能材料(如温敏/光敏材料)中的应用,结合其疏水性(LogP≈3.2)设计自修复或响应性材料。

二、药物设计与生物活性研究

药物中间体开发
作为硫代异氰酸酯类化合物,该物质可能用于合成具有抗肿瘤抗菌活性的分子。例如,硫代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在激酶抑制剂或抗生素开发中具有潜力。
研究目标:通过结构修饰(如引入靶向基团)增强其生物活性,降低毒性(当前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需优化安全窗口)。

靶向递送系统
利用其疏水性和反应活性,可将其与纳米载体(如脂质体或聚合物胶束)结合,开发靶向药物递送系统,提升药物的组织选择性。
研究目标:研究其与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机制,探索其在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三、分析化学与检测技术

荧光探针标记
硫代异氰酸酯基团可与含氨基的生物分子(如抗体、酶)共价结合,用于荧光标记生物传感器的构建。例如,在免疫分析中作为标记试剂。
研究目标:开发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如基于其与特定靶点的选择性反应),优化标记效率(需解决其水解敏感性问题,储存条件需避湿)。

环境污染物检测
该化合物对水环境有一定危害(生态毒性数据需进一步验证),可能作为模型分子用于研究硫代异氰酸酯类污染物的降解途径及检测技术。
研究目标:开发快速检测水样中硫代异氰酸酯残留的方法(如基于色谱或光谱分析),评估其环境迁移与转化行为。

四、安全性研究与工艺优化

毒性及稳定性改进
该化合物对皮肤、眼睛具有刺激性,且易水解(需储存在干燥惰性气体环境中)。研究需关注其毒理学机制及合成工艺的安全性优化。
研究目标:通过结构改造(如引入保护基团)降低其毒性和水解敏感性,开发更稳定的衍生物。

绿色合成路线开发
当前合成可能涉及高毒性原料(如异硫氰酸酯前体),需探索环保型催化剂或溶剂(如离子液体、超临界CO₂)以减少废弃物排放。
研究目标:实现原子经济性合成,提升反应的可持续性。

总结与展望

4-(甲基硫)苯基硫异氰酸酯(98%)的科研价值集中于其多功能反应活性结构可修饰性。未来研究需结合多学科交叉(如化学、材料学、生物学),重点突破其在靶向治疗、环境监测及绿色合成中的技术瓶颈。目前,其商业化供应(创赛科技、PERFEMIKER)为科研提供了可靠保障,但需进一步推动标准化与安全规范的完善。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perfemiker.cn/product/1544276.html

货号 产品名称 品牌 规格型号 包装 目录价 促销价 数量 购物车
PN04525 4-(甲基硫)苯基硫异氰酸酯,98% ,15863-41-9 PERFEMIKER 98% 1g ¥285.00
上一篇:DMXAA激活STING通路的抗肿瘤免疫机制及其联合化疗增效策略 下一篇:从基因编辑到类器官模型:AML12培养基在肝再生医学中的转化应用